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榜样学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开学典礼:榜样的力量
发布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8-10-16 07:39:00      点击次数:

  9月16日,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五位优秀研究生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研究生新生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新生代表也进行了发言,阐明了新生们的高远志向与坚定信念。教师代表方辉老师为研究生新生做了寄语,鼓励他们“创新研究”“追求卓越”。


毕鹏青:老师告诉我,科研路上有三多

  “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在有机体异质结中引入经典的能量共振转移效应,它对能量转换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作用。在这个工作基础,我大胆的提出了一个设想,想有没有可能在体异质中引入双能量转移的工作机制。我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却并没有发现相关报道。基于这个想法,我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跟我的导师做了细致的分析。

  确定可行性之后,就进入到了实验阶段。但实验的进展并不顺利,就像郝晓涛教授经常告诉我的一句话一样: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不会按照你的预想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也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连续实验的不顺利也难免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在后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跟多位同行学术大家的交流后,让我有了改进实验的灵感。会议结束后,回到实验室我就投入到了实验的改进和尝试过程中。在郝老师的指导以及不断的尝试下我终于验证并解释了双能量转移效应在单一体异质结中存在这一问题。这个工作最后被杂志以内封面的形式报道,并且得到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这项研究成果最终的取得也完全印证了郝老师对我说的另外一句话:做到多想,多做,多交流,无论道路多曲折,你一定会成功。


瞿灵敏:潜心学问,无问西东

  “我深知,再这样下去,我将一事无成,最终在盲目的跟风中迷失自我。痛定思痛后,我决心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我想,既然我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么作为学术型研究生,回归本旨,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总是没错的。

  下定决心后我便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每天早去图书馆排队,直到晚上图书馆做保洁的阿姨赶人时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到宿舍,快速洗漱完毕,又爬到床上去看书。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阅读了大约200本外文译著,做了十几本读书笔记。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迷茫,开始有了想写作论文的冲动。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


陈泰来: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创造自己的辉煌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翻阅了我院近10年类似表现的病人案例上千例,查阅病历的过程难免枯燥,但我感觉自己就像寻找线索的侦探,每每找到蛛丝马迹都兴奋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这些患者中我又挖掘出了3个典型的空卵泡综合征家系,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研究发现的致病意义和可重复性。随后,我们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到候选致病位点,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探索其致病机制。此外,我们还构建了小鼠模型,成功模拟了人空卵泡综合征的表型,在体内复制了该突变的致病作用。在课题进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团队中IVF实验室、分子遗传室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全国遗传学领域权威专家的指点。

  该研究发表于遗传学领域的权威杂志美国人类遗传,被编辑选为当期精华并配发评论:该成果可帮助诊断空卵泡综合征,让患者免于多次失败的体外助孕尝试,给生殖医生带来帮助。基于该研究的成果及山大生殖科研团队发现的其他导致人类生殖障碍的致病突变,团队的成果转化中心(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女性不孕基因检测芯片。有相关病史的患者通过该检测可筛查致病突变,明确不孕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助孕方案,实现精准治疗,造福更多患者。”


赵海森:不管如何弯曲,终归螺旋上升

  “今天,看着这么多充满朝气的师弟师妹加入研究生的行列,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记得在刚刚开始读博的时候,实验室有位年轻老师告诉我,读博士做研究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这条曲线。接着,实验室另外一位博士后告诉我曲线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低谷可能很低。

  现在临近博士毕业,我想我可以画出我的曲线了,就像这样。大家可以看到,起起伏伏,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螺旋式上升的。

  我在上面标记了一些特殊的关键点,其中既有课题遇到困难心灰意冷的时候,就好像这些红点,也有文章发表意气风发的时候,比如这些绿点。我的研究方向具备很强的交叉学科学科的特点,然而搞交叉学科挑战性是非常大的,比如单是我的研究方向就涉及到力学模拟、光学、机械加工、控制工程等好几个学科。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做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问题,我给予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多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曾经十几次的拜访材料学院,机械学院,信息学院的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正是他们的一次次耐心解答,才能让我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分外扎实。”


李博:埋首科研心如赤子,砥砺奋进有志凌云

  “我在研一开学前一个月返回学校着手实验。那时,条件不如现在,提前到校没有住处,我就睡在六号楼实验室的地上,白天酷暑难耐,晚上还要饱受千佛山六号楼蚊虫的袭扰。蚊子在我耳边吵得我难以入睡,我就索性用纸箱子把上半身罩住。那时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去千佛山校区的操场晨跑,吃早饭,然后回到实验室做研究直到晚上12点。我一直铭记师姐那时候对我说的一句话:付出多少努力,就实现什么成绩,没有什么目标达不成,办不到!师姐的话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念。最终,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我成功制备出了第一块效率超过10%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新生代表张凤起:结缘山大学术人生

  “我们要做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听到几位学长的发言,他们可以用一年的时间阅读上百本外文译著,做十几本读书笔记;他们每天仅仅休息几个小时,焚膏继晷在实验室工作。

  我们要做博雅健康,阳光善良。未来的几年,我们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但我们也会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好奇与活力。几年后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来迎接社会的挑战。

  我们要做勇于担当,胸怀天下。崇实求新的校风,鞭策我们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山大学子,为天下先,人人当为国之重器。这是山大的传承,是山大人的本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术报国。”


文/吴叶凡

图/刘梦冬 刘婷婷 张丹丹 高鑫 何元航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7号
联系方式:0531-88364334
电子邮箱:shandayanzhaoban@163.com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3012458 
回到顶部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23456
技术支持 特普软件
地址:山东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电子邮箱:shandayanzhaoban@163.com
咨询电话:0531-88364434 邮编:250100